香港 Hongkong 最富家族 李嘉诚 Li Kashing 3亿英镑购次子英国 United Kingdom 电信业务
香港(Hongkong)最富家族内部又进行一轮资产洗牌。亿万富豪李嘉诚(Li Kashing)同意以3亿英镑,收购次子手中的一项英国(United Kingdom)电信业务。
根据2017年2月6日在香港发布的公告,李嘉诚将通过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 Ltd)旗下的Three U.K.,向李泽楷(Richard Li)控制的电讯盈科(PCCW Ltd)支付2.5亿英镑现金以及0.5亿英镑信用凭证,用于收购其旗下拥有频谱和无线网络资产的U.K. Broadband。
根据公告,电讯盈科预计将从该交易录得约13亿港元的收益。
这对父子之间的交易虽不常见,但偶尔也会发生。电讯盈科就在2001年内,同意收购李嘉诚旗下的卫星资产。
公告称,电讯盈科拟将资产出售的资金,用于媒体业务或作为一般企业用途。
公开资料显示,电讯盈科目前由李泽楷,即有“超人”美誉的长和主席李嘉诚的次子持股28.97%。
就此,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师认为,电讯盈科出售英国宽带业务,市场对交易并不感到惊喜,因为公司在之前举办的业绩发布会上早已提及相关的潜在交易,但预期交易将对公司的股价有刺激的作用,估计可提升电讯盈科的每股估值0.5港元至4.5港元,强调影响属于正面,并维持对电讯盈科“增持”的投资评级。
摩根士丹利表示,公司旗下新媒体业务持续削弱现金流,本次交易将有助于电讯盈科维持公司当前派息政策。
该行因此将这宗交易形容为“一份合适的农历新年礼物”,并且预计消息将推动电讯盈科股价向上。该行指出,电讯盈科旗下免费电视及OTT业务仍然处于投资阶段。截至2016年底,其免费电视业务经营现金亏损1.83亿港元,而OTT业务的经营现金亏损更高达2.35亿港元。
高盛(Goldman Sachs)发表研究报告称,电讯盈科在去年下半年的业绩表现好于市场预期,主要是因为其附属公司–香港电讯(HKT)的业务表现理想,不过,其他业务的表现则参差不齐,例如:NowTV收费电视的收入按年持平,值得一提的是,因有新OTT对手出现,更令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税前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按年大跌19%;同期,公司旗下的免费电视ViuTV收入倍增,但因有大量内容投资,EBITDA持续亏损。
欲了解更多, 请参阅 《创投时代》(VCNews)
电子报 www.vc-news.com.cn
苹果公司(Apple Inc)6个月来首次涉足债券市场,发行了100亿美元债券,这是最近第二家高现金储备的科技巨头发行债券,尽管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料将会对美国(United States)企业汇回国内的利润给予减税。
苹果公司将上述债券分成了9部分。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其中期限最长的一部分是10亿美元息票4.25%的30年期债券。
苹果将把发债所得用于一般公司用途,股票回购和资本支出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微软公司(Microsoft)在本周早些时候发行了170亿美元债券,为美国投资级公司债发行最繁忙的一个月画上句号。
苹果近年来已经成为债券市场常客,自2013年以来每年至少发行一次债券。尽管债务负担增加,但其高达246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意味着,该公司可维持次高信用评级。
投资者需求旺盛,让苹果公司得以下调所有期限债券的发行殖利率。
根据因交易并未公开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其中30年期债券的发行殖利率,比同期美国国债高1.15个百分点,而初步指导价为约1.4个百分点。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和摩根大通(JP Morgan)负责管理这一发债交易。最近,苹果发布了最新的2017财年第一财季财报,高达784亿美元的营收和7830万台iPhone的销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实际上,此次并非是苹果的首次发债计划。苹果近20年来的首次发债发生于四年前的2013年5月,其规模达到170亿美元,用于回馈股东的股票回购和分红计划。
平均每年至少发债一次
苹果成美国债券市场常客
随后,苹果便成为了美国债券市场的常客,平均每年至少发债一次。不过,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苹果并不缺钱,而其最新的现金储备也确实显示,首席执行员库克(Tim Cook)手里的盈余已经达到了破天荒的2461亿美元。
其概念是:如果按照其2461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计算,苹果可位列全球第61大经济体,排位在丹麦(Denmark)之后斯里兰卡(Sri Lanka)之前。而如果按照其6380亿美元的市值计算,则可成为全球第34大经济体,低于阿联酋(UAE),高于孟加拉国(Bangladesh)。
那么,对于苹果的发债计划,估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既然苹果有这么多现金,为何还要去发债借款?其实,这个问题看起来复杂说起来也简单,最直接的解释便是为了避税。
众所周知,苹果最重要的营收来源除了美国本土,更多的是在欧洲(Europe)、中国(China)和日本(Japan)市场。对海外市场获得的收益,苹果并未将其转移至美国的总部而是分散到一些低税率的地区。这一策略让苹果少向美国政府缴纳了最多35%的税额,价值数十亿美元。
欲了解更多, 请参阅 《创投时代》(VCNews)
电子报 www.vc-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