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Views:
15,526
据兴业银行和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显示,中国(China)高净值人群资产全球配置的需求显著上升,未来五年中国个人境外资产配置比例将从目前的4.8%上升到9.4%左右,新增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
根据报道,中国人的投资理念在过去的18个月间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中国的私人银行和高净值人群的投资理念正在和国际接轨。18个月之前,他们对于海外配置预期是要有和国内一样的回报。而18个月之后,情况就变了。
在过去18个月以来,中国市场经历了大幅波动,客户由此开始思考海外资产配置时,也许可适度降低收益预期。之前大家只想着财富增值,不过现在觉得将财富保值作为首要目标也是可以的。他们确实需要这样的心态转变。
不仅是国内投资环境的变化让中国高净值人群海外资产配置的理念产生了变化,近来,全球市场也发生了新变化,对海外资产配置兴趣日益旺盛的中国投资者需要去适应。
英国脱欧靴子落地
全球风险偏好出现回升
自英国(United Kingdom)脱欧的靴子落地之后,全球风险偏好出现回升–股市、商品市场反弹。然而同时,黄金、债券等一系列避险资产也同步上涨。资产轮动之快,使得坊间戏称“美林投资时钟”变成了“美林电风扇”。
贝莱德亚太区董事长杜礼安(Ryan Stork)表示,目前固定收益和股市的局面有矛盾之处,债市表现不错,这常是防御性仓位高筑的结果。不过同时,我们看到股市也在上涨。
他说,若退一步,想想短期的策略性资产配置和长期投资之间的平衡,毫无疑问最近的几个季度以来,大部分资产类别的预期回报相较前几年全线下滑,尤其是在过去5-7年强劲表现的基础上。
“不过这也有助理解为何这几年来投资者对于收益、回报格外的追逐。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目前大部分新兴市场的增长是疲软的,但是同时在近期吸引了大部分的风险配置。”
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
贝莱德
管理资产规模为4.9万亿美元
贝莱德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截至2016年6月30日,管理资产规模为4.9万亿美元。
对于当前“股债齐涨”,交银国际宏观研究部主管、首席策略师洪灏认为背后的逻辑并不难理解。
“美国(United States)通胀仍然温和,这一背景下,国债仍是一个好的配置;尽管近期不乏唱空美股的声音,认为其估值过高,但其远未走到泡沫破灭的阶段,P/E相比2007年和2000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此外,当前并不是所有股票都在涨,涨幅主要集中在于高科技、生物制药板块等,而这些都是在未来几年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趋势。总之,在低通胀、低利率、低增长的环境之中,高收益债违约率低于预期,股票也并非特别贵,因此,‘股债齐涨’似乎也并不矛盾。”洪灏在CFA协会举办的“2016中国投资峰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表示。
这一切的源头之一是超长期的全球货币宽松环境。据统计,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降息已经达到667次。
另外全球央行似乎都成了资本市场的最大买家之一。尽管停止了量化宽松(QE),但美联储仍在不断回购到期的国债;欧洲央行在政府到了无债可买的地步后,开始购入公司债,英国央行近期也加入了进来。日本央行目前持有约三分之一的日本国债,近期还宣布将扩大每年ETF购买规模至6万亿日元,目前日本央行至少是200家日经225上市企业的前10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