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创新教父” 索尔·辛格: 切勿轻视中以创新合作的重要性
简介 索尔·辛格,被誉为“以色列创新教父”,是《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等知名报刊的专栏作者,《耶路撒冷邮报》的社论版编辑,前美国国会外交顾问,著有作品:《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 索尔·辛格(右四) 索尔·辛格应邀做客一带一路国际创客空间,与新经济顾问邱道勇先生共话中以创新合作。 访谈嘉宾:索尔·辛格(以色列创新教父) 访谈主持:邱道勇(深圳湾科创创始人) 邱道勇:究竟是什么让以色列这一个国土面积67%都是沙漠、经历了无数的战争跟颠沛流离的国家产生如此多的新兴公司?以色列的全民创新精神让人敬佩,以色列成为创新创业大国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索尔·辛格: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资源匮乏,周边非常动荡。如果没有创业和创新,以色列人就很难生存下去。创新才能生存。这样的环境迫使它必须要成为一个创业国家。以色列成为创新大国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创新企业多,同时也是这一领域风投的数量巨大。 我们一直认为,创新就只是一些新的想法,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想法并不是最重要的,想法有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任何价值,因为你无法实现他。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想法加上其他的东西,把它真正的变为创新,把它真正的变为一个创新企业。 我认为以色列之所以成为创新大国,有两大重要元素必不可少:驱动因素及决心、敢于承担风险。在每个国家,创业者的特点都非常相似。可能他们一开始说的时候别人认为他们很疯狂,但是他们都相信自己会构建一个更重要、更美好的世界。之所以愿意去冒险,就是因为他们有信仰,认为他们所建设的东西是可以成功的。之所以能坚持下去,是因为他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在做事,而是为了一种使命,认为自己所做的事对国家乃至于这个世界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邱道勇:全球创新创业的热潮下,中国政策也把创新放在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样一个定位,是对创新作用的进一步肯定和强化。您如何看待新时代下的中国创新?中国创新的优势在哪里? 中国人拥有创新精神 索尔·辛格:有些人说中国没有创新精神,我完全不同意。我一直认为中国充满了创新,中国并没有模仿别的国家,反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做到的。比如中国的小米、华为、阿里巴巴还有微信都是很好的例子。现在更多的国家开始关注中国的移动支付,这就是中国自己的创新。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是世界瞩目的,也是其他国家应该学习的。 中国人创业其实有非常独特的优势, […]
刘志勤:用创新驱动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导语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今创新发展被确定为重大战略,点燃中国发展新引擎。放眼全世界,中国创新的优势在哪里? 访谈嘉宾:刘志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访谈主持:邱道勇(深圳湾科创创始人) 邱道勇: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放在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样一个定位,是对创新作用的进一步肯定和强化。您如何看待新时代下的中国创新?放眼世界,中国创新又有有什么优势? 刘志勤:中国在历史上始终是一个创新型国家,中国人从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无论是秦朝时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还是统一文字,无一不是具有超前意义的创新,中国人还创新了火药,造纸,指南针,活字印刷等技术,让人类提前数百年时间脱离了原始野蛮的生活状态,一步跨进文明社会。 中国在最新的世界评比之中,已经进入世界第22位,成为跻身世界25强的唯一来自发展中的国家。不仅如此,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技能比赛当中,来自中国的技术能手在强手林立的竞赛中获得奖牌总数第一的最好成绩,引起世界舆论的关注。 中国的发展改革已经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将要求更高更多更新的创新成果才能实现”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中国从初步富裕的状态,向逐步富强的状态发展。要实现成为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就必须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方能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邱道勇: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产学研要“深度融合”。“强调‘深度融合’,主要考虑的是目前大多数情况下融合度不高,合作解决问题的深度不够,合作共赢的黏合力不强。如今创新发展被确定为重大战略,点燃中国发展新引擎。您认为现阶段要推动中国创新发展还将面临哪些挑战? 刘志勤:我们面临的挑战很多,但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挑战还是集中在人才和创新能力的作用能否得到最好的发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经济意义,它不仅可以迅速有效的改善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且能够有助于减少贫富差距,所以,世界各国都把鼓励创新作为重要的国策。创新能力的强弱还决定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尊严,并且在参与全球治理和处理国际关系中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主要国家对创新的投入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 邱道勇:我认为要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能光靠政府指挥企业创新,要让市场来引导、竞争来倒逼企业创 […]
叶檀:新中产的财富增值之道
导语 :现在房地产要不要买,新的房产政策出来,大家现在还在抢房,到底该不该买?如果房地产不买了,你做股权投资投资哪些行业?人民币上升了到底应不应该换美元,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关系着我们能不能坐稳在新中产的位置上,甚至更高一层。 访谈嘉宾:叶檀(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 访谈主持:邱道勇(深圳湾科创创始人) 嘉宾简介 叶檀,1973年出生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每日经济新闻》主笔、《解放日报》经济评论员,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在《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财经国家周刊》、FT中文网等多家媒体开辟财经评论专栏。 叶檀有“经济女侠”之称。比起其他财经评论家热衷于吹捧崇高理想以及脱离现实的高深理论,她更倾向于现代经济领域的市场派,赞赏尊重常识的经济理论。这一次的交谈,是从当今市场趋势出发与邱道勇共话房产经济、企业转型及股权投资等相关领域,以下是部份访问摘要: 邱道勇:叶老师您是我国知名的财经女侠,媒体说是您的出现改变了财经评论的整个局面。您是复旦大学的历史系博士,是什么让您选择了非专业领域而且男性居多的的财经金融作为发展方向? 叶檀:我是学历史的,看书看两类书,历史和经济。我认为不懂历史不可能懂经济,不懂经济不可能懂历史。我当时有两个想法,第一个想法是女性要独立要自由,赚钱很重要所以要往财经这条路上走,要不然被别人骗了还要给别人数钱。 第二个是我当时做了个判断,在中国做法律做政治时间还没到,只有做经济时间到了。所以当时非常坚定的做经济,做到现在为止觉得自己是对的,在中国只有经济这个行业是能做,经济领域无限广阔。 然而中国的政策和市场是非常多变的,包括房地产要不要买,因为有很多新的政策要出来,大家现在还在抢房,到底该不该买?如果房地产不买了,你做股权投资投资哪些行业?人民币上升了到底应不应该换美元,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关系着我们能不能坐稳在新中产的位置上,甚至更高一层。 邱道勇:叶老师在财经评论界是以敢于直言著称,那么现在新中产怎样做财富理财或者财富增值,到底是买房子,买股权投资,还是买其他的,能具体再谈一下吗? 叶檀:现在对于新中产来说是个考验,你如果投不好的话就会滑下去。 最近这几年我写了一些城市,是买房不看好的,那些文章很重要,你想要看哪些城市是可以投的,就可以看那组文章。现在房地产那块是温水煮青蛙,十年二十年后你再 […]
创业~又一个阶层的游戏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全球化的到来,现在的企业家不能像上个世纪80年代那样,单凭着一股冲劲或运气就可以发财,而是那些拥有慎密和前瞻性思维的企业家,才可以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商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家想在商界中胜而后战,有规划地让企业版图扩大,他们的先决条件便是必须为自己的企业做顶层设计,而且融入全球化思维布局,如果没有做到这两点,企业将难以做强、做大,甚至还有可能被商界洪流给冲走。 不过,很多企业家仍然没有意识这些变化,而继续以旧思维模式来经营企业,并且犯下以前企业家的错误,导致辛辛苦苦了好多年,企业一样是在原地踏步,或者面对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的问题。 笔者发现很多企业家在创业的时候,根本就是没有做规划,更别说顶层设计了,盲目的模仿别人做生意,轻率判断,往往一开始就会亏钱的,然后亏丶赚交替,最后任凭他再努力也是日渐衰退,直到抖擞完自己那一点积蓄才只好罢手。 没有全球化思维布局企业一定死亡 坦白说,现在已经是进入了精英创业的时代,如果创业家仍然没有抛弃旧有的思维,以新的思维取而代之的话,那么他们势必难与这些精英竞争,而他们被市场淘汰也是必然的事情。 就连中国电商业钜子马云也开始认同顶层设计和全球化思维布局的重要性。据了解,过去18年,尤其是前十年,马云不允许阿里巴巴内有人提成立研发院。 不过,经过多年的思考后,终于宣布要投入1000亿开始做!2017年10月11日上午,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召开。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了“五新”战略,即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和新能源。其中最亮眼的,莫过于宣布阿里巴巴成立全球研究院——阿里巴巴达摩院,3年投资1000亿人民币作为启动资金。 达摩院是一家“致力于探索科技未知,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的研究院”,是阿里在全球多点设立的科研机构,立足基础科学、颠覆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达摩院由全球建设的自主研究中心、高校联合实验室,全球开放研究计划三大部分组成,涵盖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下一代人机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顶层设计一次做对 许多企业起初创业时可能雄心万丈,但是做了一段时期之后,发生自己在同业之间缺乏竞争力,而且业务渐渐蒙受亏损,并且还因此而导致企业债台高筑,举步维艰。 很显然的,这都是没有做顶层设计造成的, […]
让大象飞
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中,提出培育新平台有两点“特别重要”,即湾区建设和城市群。 这方面我们可以参阅外国的情况,例如美国纽约湾,又被称为纽约大都市区,以其发达的金融业、便利的交通和较高的教育水平,成为美国乃至全球颇具投资和人才吸引力的地区之一。 还有就是日本东京湾,是日本本州岛中东部沿太平洋之海口。东京湾成为了世界上有名的金融中心、研发中心,娱乐中心和消费中心。日本全国货物进口量中,东京湾占到了38.3%。 在国内方面,则有深圳湾,这里已成为十九大以来作为中国明确提出建设的第一个湾区,即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 此外,十九大以来,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报告中提出了如何解决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创投从资本的层面也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助力于如何提升人民美好生活。 台风不是人制造 而是环境制造的 所以,我们举办了“第三届深圳湾·中国创投大会”,主要突出创投“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创造美好生活”。正所谓“台风不是人制造的,是环境制造的。你不能阻止它,但可以利用它。” 科技创新持续推进。中国计划以此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发展高地。 深圳正处于最佳的位置,因为这里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乃是中国全国最年轻的城市。根据“十三五”规划测算到2020年,深圳增加的人口在一线城市中最多,达342万人。另一方面,在2016年,深圳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6万美元。 深圳的科技成果,可谓是中国全国第一。深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7800亿元人民币,而深圳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则达到8037家。对于深圳研发投入方面,其核心为“创意驱动”、“资本驱动”,“产业驱动”。 数据显示,深圳市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50家。当中知名的公司,包括了中兴、万科、华为、比亚迪、腾讯、招商、平安、天虹、华强,大疆等。因此,通过“创新驱动”,深圳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所谓“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我们可以用跨境众投构建全球价值链!因此,关注跨境创投是必要的。今天的企业竞争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生态链的竞争,而是全球的竞争。 因此,“第三届深圳湾·中国创投大会”非常关注“一带一路”下的跨境投资。我希望可以牢牢把握“创新驱动”这一着力点,通过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政策设计丶基金牵引丶平台架构丶体系完善丶服务创新”,聚焦天使投 […]
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引擎
一带一路,文化先行。技术经济能够重构大湾区的产品体系,但是文化却能够为整个中国制造提供一个漂亮的形象系统。国际贸易,出口或进口,海外市场拓展;资本输出,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创投全球化,创新生态链、未来技术、资本的融合;价值链国际化,产业链最优配置、全球分工、规则制定。 而这些都需要改变全球用户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文化的认知,文化溢价和技术溢价一样,成为我们拓展全球市场的主要竞争力。所以,综合来看,商业本质上卖的就是文化,卖的就是认同。没有文化创新和文化出海,中国经济的对外拓展的道路就会困难很多。 创新和知识产权经济不是独立的体系,一个经济体系的强大竞争力来自于多个社会大系统的跨界融合,科技、媒体和创意,以及杰出的文化产品能够促进一个地区的文化繁荣,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繁荣,一个城市不应该成为经济城市,而应该成为一个生活文化的倡导者,即是科技之都,也是文化之都,这才是创新发展的大目标。 许多时候流行风尚更多地表现为人们的物质欲求,仅仅是停留在感官刺激或者消费感受的层面而缺失深度的精神体验。其实这也在影响着社会本身,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文化氛围中,体验什么样的文化作品,其实能够对全社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强行灌输,而是潜移默化。 也许,我们如果放大思维格局,就能够看到文化产业其实肩负更多的价值和使命。作为文化产业的龙头之一,影视工业和其他的文化产业具有更强大的战略意义。 文化产业经济意义不容小觑 文化产业本身是一个产业,其经济意义其实是不容小觑的。可能一个点就能够获得超越一个大中型企业盈利能力。 J.K•罗琳(J. K. Rowling),毕业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是一位英国知名奇幻小说家,代表作为《哈利•波特》系列作品。据统计,作为小说,《哈利•波特》十年来被翻译成包括希伯来语、希腊语等小语种在内的60多种语言文字,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发行量突破四亿册,是世界发行量第三的纸质书籍。 随后,图书被改编成电影,美国时代华纳的系列电影《哈利•波特》,将观众引入一个奇妙无比的魔幻世界,创造了电影史上票房收入纪录。在数年的时间内,形成了一个横跨电影、音像、电子游戏、玩具、主题公园等多领域,规模达300亿美元的巨型产业链。 文化繁荣同样需要尊重著作权和知识产权开始,知识产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创新的源动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和保障。科技成果和文化作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 […]
大企业生态体和大学经济体正在崛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创新驱动”国家战略背景下,推动粤港澳世界大湾区在全球的创新龙头地位,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创新主体。 一个是大企业生态体,一个大学经济体,这两个推动创新的主流模式,正在受到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重视。 在美国,谷歌已经成为全球创新引领示范。谷歌已经变成一个大公司生态体,在谷歌,在主业之下,有几百个影响人类未来的科技项目在同时开展,并且不断进入自身孵化体系。谷歌已经变成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发动机。内部生态能够孕育出创新技术和创新文化,不断完成自我迭代。 众所周知,硅谷创新的体系得益于斯坦福大学,说整个硅谷为斯坦福大学所生发的大学经济体也并不为过。惠普等第一代高科技企业正是在斯坦福的孵化体系中生长出来的。硅谷的影响力是全球的,这已经不用着墨做更多的介绍。 由大学经济体复制斯坦福文化,构建大企业生态体,这样的发展模式是值得思考的。那么基于大学经济体的发展模式是否是唯一的呢。其实只要我们去横向做一个数据分析,就会发现,在全球科技园区中,发展得好的,具有生生不息生命力的高科技发展生态体,都是基于大学经济体。 让我们看一下美国的另一所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这所学校在互联网、通讯、计算机技术、能源、新材料、生物医学和金融科技几大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很多全球性的公司正是诞生于其校友基金和其他横向联系的圈层体系中。这样的模式无疑能够促进深圳和整个大湾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发布的一份关于校友创业对经济影响的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校友创办的活跃企业为30200家、提供工作岗位约460万、年产值约1.9万亿美元。产值换算为GDP,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的统计数据,居世界第九大经济体俄罗斯(2.097万亿美元)和第十大经济体印度(1.877万亿美元)之间。 如果不去调研,我们就无法看到高等教育和大学经济体在全球创新经济中的真实影响力。而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有好几所世界级大学,创新、创业和创业文化、创新文化的土壤,都是发端于大学。所以,建立一流的大学,吸纳全球顶级人才进行教学和研究,并且围绕整个顶级人才体系构建资源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 […]
未来市场难以容纳低技术企业
在《众筹大趋势》这本书中,我多次谈及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规律问题。技术和经济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双螺旋的基因(DNA)结构。 技术经济正在变成一个生命体,正在加速进化,早已经主导现代经济。 很多经济学者经常说低技术创新依然可以做出骄人的业绩,并且能够举出很多的案例来说明低技术可以主导市场。其实类似于沃尔玛和麦当劳这样的企业,产品买卖只是看上去简单,但是我们依然认为这是两家高技术企业,因为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效率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亚马逊是一家网络零售企业,却也是全球科技创新的巨头之一。 不能以技术增强商业模式 企业将被更激进变革者挑落马下 我一直认为,未来企业没有低技术企业,不能够利用技术进步来增强原有商业模式的企业都会被更激进的变革者挑落马下。基于微信的商业生态系统具备了无可比拟的复杂性,最简单的网络交易,被整合到一个社会化的经济大体系中,中国人刷手机支付,嘀的一声背后,是非常复杂的技术系统,人工智能和软件系统瞬间计算,完成实时交易。而这一点,让中国成为移动支付的领先国家,在国际上成为众多国家的羡慕对象。 在我的另外一本书《微信改变世界》中,那已经是六年之前,我在图书写作的过程中,就和国内好几位互联网思想家在讨论微信的价值系统,对于未来世界的影响。而六年之后,我们回过头来,微信确实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这一点不妄言,不虚言。 中国在送走人口红利之后,正在获得创新红利。这几年间,人们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中国技术的大爆发。几天一个领先突破性的成果就会出现,这种大爆炸式的创新,正在一些人才密集的中心城市中展开。技术经济,行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多学科的高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再融合,又产生新的创新。 深圳是全球创业的热土 诞生大量高技术创新企业 深圳是全球创业的热土,大量的高技术创新企业在这里诞生,整个城市弥漫着一种创新的激情,这种年轻有活力的城市文化成为一种在知识和技术领域积极进取的动力系统。大量的普通企业正在完成整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整个供应链效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从全球的视角来看,深圳创新正在引领这个时代,被誉为“东方硅谷”,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硅谷创业者在一轮融资完成之后,会立即飞往深圳,寻求产品解决方案。他们对于以深圳为代表的产业供应链的效能赞不绝口。 腾讯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企业层面的问题,也是社会层面的问题。作为社会共益企业,企业发展能够让全社 […]
跨境创投浪潮振奋人心
在互联网以及前瞻业者,例如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等的推波助澜之下,中国非传统金融领域发展迅猛,不论是众筹、电子支付或是创投,都在中国内地蓬勃发展之后,现在正朝向跨境,也就是迈外国等地发展的方向前进。 因此,根据国际权威财经报章《金融时报》报道,研究人员称,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境投资者,全球离岸资产将增至现有水平的三倍,增至近20万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企业跨境投资最值得关注的国家之一。 其实,不论是在跨境众筹,或是跨境创投方面,笔者都是赶在最前头,早在几年前,笔者便走出中国到东盟以及其他地区,进行跨境众筹与创投的推广活动,以撮合有潜力的合作关系。 于2015年开始,笔者便不停的走在时代的前沿,把最前端的趋势传递给每一位国内外企业家!这一年,在“一带一路”经济机遇下,笔者首次提出跨境众筹的理念,并于2015年6月11日在深圳举办611跨境众筹大会,全球多个国家的企业家云集深圳,引进全球资源并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2015年10月,笔者带领中国企业团出访马来西亚,参加亚洲跨境众筹与投资大会,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2016年,笔者再马不停蹄主导发起中国创投文化节,创领先机丶聚势未来丶投资趋势丶赢领全球,以创投资本的力量推动创新的发展。 很显然的,在这场振奋人心的跨境投资浪潮中,笔者是其中一位推动先锋,除了到东盟国家之外,笔者也带团到美国考察,造访世界金融中心——纽约,共同分享知识与感悟,历时八天的美国之旅圆满结束,此次行程,主要是为加强交流,把美国创投大咖邀请到中国创投文化节上。 此外,以色列也是笔者重视的跨境之地,因为2016年中国对以色列投资增加十几倍,达到创纪录的165亿美元,热钱集中砸向了互联网、网络安全和医疗器械企业。而医疗项目,正是笔者想要带着中国投资者安全打入的赛道。 最近一次到以色列访问,在拜访了一个又一个以色列创业公司后,笔者认为,大量中企对以色列单纯的资本介入,实际上很多并没有良好的可持续性。 继以色列之后,笔者最近则带团访问日本,探访当地的著名企业以及与当地的企业家交流。此外,此行参访日本最大的连锁免税超市——唐吉诃德,并与唐吉诃德社长中村好明展开深入交流。中村好明社长分享了唐吉诃德的商业模式和28年高速增长的成功秘诀等等。 总的来说,笔者带团到海外目的是为了深入与当地各种类型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创客空间、高校科研机构、初创企业等交流, […]
中国投资者无法接手的烫手山芋–以色列黑科技
近八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投资者,跨越6个时区,到达“创新的国度”–以色列,寻找投资标的,或是寻找合作伙伴。然而,很多中国资本采取“野蛮”进入以色列,而“野蛮”的结果,则是合作的脆弱。 以色列违背自然规律的蔬果出口,俯瞰全球的人均股权投资比例,无可匹敌的人均书籍阅读数,对创投圈里的人来说早不是新鲜事。不同于以IPO为终极目标的中国创业者,他们更愿意等待一个合适的买主,获得资金后,再战江湖。 这吸引了苹果丶Facebook丶英特尔丶微软等一众国际巨擘的大举入境。而困顿于升级转型的中国企业,在技术积累上的明显短板,促使他们也纷纷踏上这片犹太人的土壤。“投资标的”标签,将以色列大面积的沙漠染成了绿洲。 而与往年不同的是,随着美国对外国并购新兴科技公司的审查加严,中国投资者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权柄下,不得不把更多注意力转向以色列。 你得扔掉最肥的大单子 美国和以色列两块投资标的,中国投资者对两者兴趣的此消彼长早有预兆,2016年中国对以色列投资增加十几倍,达到创纪录的165亿美元,热钱集中砸向了互联网丶网络安全和医疗器械企业。 而医疗项目,正是笔者想要带着中国投资者安全打入的赛道。 在拜访了一个又一个以色列创业公司后,笔者和身居“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总裁”要职的吴海涛二人有一个明显的共识,大量中企对以色列单纯的资本介入,实际上很多并没有良好的可持续性。 我认为,最好的项目不一定就是最适应我们的。以农业举例,以色列的设施农业,拿过来之后成本会非常高,不适合我们现在国内去做,国内市场农业投入上没有那么大的利润,你让它投入那么多,反而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以色列八年的吴海涛也表示,一下子把世界上最前沿的药品接过来,国内恐怕是消化不了的,这需要市场内部的调节。 我认为,目前这个情况,国内投资者更应该从某一个点丶某一个单独的小项目来展开合作。在我的计划里,首先切掉了看起来最肥,但也最不可靠的“大单子”。 带领中国投资者切入以色列 我认为,如果要找中国最了解以色列的人,其中有一个人是吴海涛,另一个人是中国驻以色列大使。 在以色列浸泡了八年的吴海涛,这样转述以色列一些医疗创业者的态度:以色列人不会仅仅通过你的厂房和机器设备就认可你,它看中的是你在国内市场里面的份额,它会选定最合适的人合作。 他们的这种自信源于以色列几十年来在医疗产业的狂飙突进。 当地政府很早就意识到生物技术和制 […]